解析零售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出路

作者:西码科技日期:2016-08-04 15:48:30浏览量: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2009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96.65万亿元,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7.4%,而2010年第一季度的社会物流总额就已经达到25.9亿万元。全年的增长速度还将在15%以上,远远高于全球4%左右的增长速度。去年,国家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就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加速物流发展,继续建设一批全局性、关键性的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和筹建一批现代化水平的仓库和配送中心,加强物流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搞好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尽快改变物流落后的状况,以适应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内政策环境与经济环境的改善、企业改革日益深化,为物流业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与微观基础;加上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预计中国的物流市场将以每年5%-6%的速度增长,中国也将会成为全球供应链软件最大的市场。

持续关注成本

对于零售业来说,2010年无疑是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许多零售商遇到瓶颈、遭受挫折,其中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就是为各个渠道提供客户所需的产品,包括产品多样化和便于顾客看货、购货、提货和退货。如果他们改变购货渠道,这就意味着零售商可能失去了这些顾客。研究表明,顾客在改变购货渠道时,50%更会同时改变品牌的选择。这也是曼哈特于今年5月推出零失望零售解决方案的初衷。零售商一旦采用这个系统方案,就能通过先进的供应链优化技术,在传统商场、互联网、呼叫中心等各个渠道实现品牌统一。同时,部分零售商更必须通过竞争谋求生存,只有极少数零售商能利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实现增长趋势,甚至在行业内形成垄断地位。其中,最大的特点是业界对成本的持续关注。虽然贸易环境出现了略微复苏的迹象,业界对今年的总体情况仍然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而且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更让各个企业意识到实施降低成本的重要性。

由于零售企业对入库供应链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国际采购的相关风险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买方和供应链服务商之间的职责模糊不清。目前,与业务持续增长时期不再一样,不得容许货物在未预先通知的情况下抵达收货库位。目前情况下,必须确保更加密切的相互配合,内部和外部均必须保持更加清晰的信息流,以确保以最高的商业规范对采购和执行进行协调。

同时,成本将成为业界近期的主要关注点。然而,在未来数月中,各大公司还必须确保为市场复苏做好准备,随时应对需求的预期复苏。必须保持快速和敏捷,才能充分利用复苏的市场环境。在市场复苏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满足客户服务需求,将对品牌造成不良影响。

虽然2010年业务倒闭仍将存在,但机遇也将同时出现。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中国市场,去年许多零售企业因竞争对手退出竞争而获得益处,尽管这些利益和以往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在这般市景下仍有所收获,钦佩之心也油然而生。其实,各大公司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竞争对手突然消失可能对自身的竞争优势带来改善,但同时也会对市场需求造成巨大影响,更会波及到整条供应链和自身的应对能力。所以,对形势的正确认识和敏捷把握将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转向混合货源

市场持续波动,难以准确预测,两者相结合将为今后的供应链计划带来更高的风险。所以,零售环境面临的风险必须加以平衡。在此基础上,许多零售企业必须密切关注“抵岸成本”和“服务总成本”。买家可能转向综合性较强的货源采购策略,在本地货源和远程货源之间转换,以便缓解不断增高的风险;在库存初步分配中,以较高的单位价格换取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快速投放市场的优势。快速敏捷响应客户需求与就近货源供货的可靠性相结合,可降低库存持有量,贴近客户市场,从而冲销较高的单位成本。

然而,如果通过这种方式缓解风险,可能增加供应链复杂度,需要深度认识供应链网络中的各项成本要素。只有这样,才能在货源到客户的整个过程中将服务总成本降至最低。

加大产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海外的一些零售品牌每年在圣诞节后都会暂时退出市场,等到来年继续引来购物狂潮。然而,其它零售品牌将有望增强其市场地位,主要依赖于食品消费开支的触底反弹。对于那些幸存的零售企业而言,他们则将重点放在实施留住客户的策略上。

今后,零售商将实施使自己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策略,通过继续实施“产品多样化”策略,向客户提供更加广阔的选择面,从而提高市场份额。差异性也可采用创新服务的方式实现,例如“随处购买,随处提货,随处退货”,通过实施先进的系统和流程,实现多渠道服务协调,以便赢得客户和留住客户。

业界领先的零售企业正考虑实施更具创意的服务策略,部分策略已在今年年初开始实施。目前正考虑的一项方案是对从其它零售机构购买的货物进行退货流程的管理。实施这一方案的零售机构承诺实行明确无误的退货方针,无论货品是否从其它零售机构购买,均全面负责处理整个退货流程。这一敢作敢为的逻辑理念是让客户获得服务优势,从而提高客户忠实度,获取潜在客户资料,实施这一新颖的退货方针可能增加相关成本,但实施后可获得超额回报。

扩大多渠道零售

可以肯定的是,多渠道零售活动将在今年下半年进一步扩大。领先零售企业将通过提供创新型服务,例如“网上订货,商场提货”和“零售商场订货,送货上门”等,与上述退货方针等多元化服务方案相结合,以增强其竞争优势。

对于领先零售品牌而言,这既意味着挑战,也会带来机遇。挑战在于管理多渠道业务的复杂环境,机遇在于“与众不同”,通过库存集运和整合,全方位满足市场需求。在业务发展良好的“景气时期”,库存过剩无关紧要。然而一旦出现经济衰退,利润就变得十分微薄,可能会迫使许多零售机构更加明智地审视各个渠道的库存管理方式。

以透视度和敏捷度为推动力

过去18个月以来,始终在高位运行的通膨率加大了居民的消费生活成本,而且近日国家也规定要调高居民工资收入,这就意味着居民消费型支出将进一步加大,使得我们难以对市场进行准确的预测。所以,企业应当采取更加敏捷的方法,以便快速实时应对需求变化。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对整个供应链拥有绝对透视度。

对于拥有这一实力的企业而言,最大的优势是把握实时库存透视度,能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将库存分配到最适合的渠道。我们今后面临的双重挑战是最大限度降低供应链库存量,同时,最大限度营造销售机遇。

今年,供应商绩效波动性仍将继续存在。由于供应链存在脱节风险,供应链库存透视度显得尤为重要,拥有库存透视度的企业可将入库途中的库存转向或分配到最具赢利潜力的用途或渠道中。供应链透视度及敏捷度相结合,将使企业在竞争中与众不同,出类拔萃。在运作艰难、动荡不定的市场环境中,更应加强控制宝贵的资源,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让货物实时分流,快速响应时刻变化的市场环境。

但是,企业必须拥有数据透视度,并拥有根据产品、订单、品牌等供应链相关成本进行最佳决策的机制。这些能力将帮助企业合理进行产品采购和运输,并将其合理整合于供应链中。

曾几何时,由于外资零售企业的大量涌入,中国零售业暴露出许多弊端,使得许多零售企业在处理业务时经常会如履薄冰,无法进一步实现原定计划。然而在全球后金融危机时代,零售物流企业的未来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我们不停在纸上画圆圈,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圆的终点代表了另一个起点,如果“危急存亡之秋”已经结束,那么对零售物流行业而言,希望也就在前方!